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無奈,我們無法改變,
也無力去改變,更糟的是,
我們失去了改變的想法。
幸福是無法比較的,也不該拿來比較。
每個人都可以尋找、
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幸福。
不同一隻麻雀
●寧靜的夏日午後,一座宅院內的長椅上,並肩坐著一
對母子,風華正盛的兒子正在看報,垂暮之年的母親靜
靜地坐在旁邊。
忽然,一隻麻雀飛落到近旁的草叢裏,母親喃喃地
問了一句:「那是什麼?」兒子聞聲抬頭,瞭望草叢,
隨口答道:「一隻麻雀。」說完繼續低頭看報。
母親點點頭,若有所思,看著麻雀在草叢中顫動著枝
葉,又問了聲:「那是什麼?」
兒子不情願地再次抬起頭,皺起眉頭:「我剛才告
訴過您了,媽媽,是隻麻雀。」說完一抖手中的報紙,
又自顧自的看下去。
麻雀飛起,落在不遠的草地上,母親的視線也隨之
起落,望著地上的麻雀,母親好奇地略一欠身,又問:
「那是什麼?」兒子不耐煩了,合上報紙,對母親說道:
「一隻麻雀,媽媽,一隻麻雀!」
接著用手指著麻雀,一字一句大聲拼讀:「摸—啊—麻!
七—躍—雀!」。然後轉過身,負氣地盯著母親。
母親並不看兒子,仍舊不快不慢地轉向麻雀,像是
試探似的又問了一句:「那是什麼?」
這下可把兒子惹惱了,他揮動手臂比劃著,憤怒地
沖母親大嚷:「您到底要幹什麼?我已經說了這麼多遍
了!那是一隻麻雀!您難道聽不懂嗎?」
母親一言不發地起身,兒子不解地問:「您要去哪
兒?」母親抬手示意他不用跟來,逕自走回屋內。
麻雀飛走了,兒子沮喪地扔掉報紙,獨自歎氣。
過了一會兒,母親回來了,手中多了一個小本子,她坐
下來翻到某頁,遞給兒子,點指著其中一段,說道:
「你念念這一段!」
兒子照著念起來:「今天,我和剛滿三歲的小兒子
坐在公園裏,一隻麻雀落到我們面前,兒子問了我21
遍『那是什麼?』,我就回答了他21遍,『那是一隻
麻雀。』他每問一次,我就擁抱他一下,
一遍又一遍,一點也不覺得煩,
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愛…」
母親的眼角漸漸露出了笑紋,彷彿又看到往昔的一幕。
兒子讀完,羞愧地合上本子,強忍淚水張開手臂摟緊母
親,深吻著她的面頰……
原來,母親不是患有老年癡呆症,只是看到麻雀,
回憶起往昔母子間的親密,故意反復的提問。
日記本中那位可愛的孩子,如今已長大成人,不再
追著媽媽問:「那是什麼」,卻只是低頭自顧看報,對
於身邊的母親,不再關懷。往日的溫馨已成追憶,眼前
的他,僅僅被母親問了四遍就火冒三丈,不能耐煩。
21與4之間的差距,不是數字,而是難以
言說的愛,是兒女窮盡一生也無法償還的虧欠,
那裏面蘊含著太多牽掛,從小到大,從生到死,伴隨我
們人生的每一步,始終如一。父母深摯的愛,無時無刻
不在沐浴著兒女們,毫無保留,毫無怨言,因為不求回
報,才更加難以還清。
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(帶痛苦)回憶的:
災難、死亡和愛,想回憶,卻苦不堪言。
這個世界有些事情真的是無法改變的,
我們唯一能做的:
只是在自己與時代世界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。
再好的東西,都有失去的一天,
再深的記憶,也有淡忘的一天,
再愛的人,也有遠走的一天,
再美的夢,也有甦醒的一天。
當下的幸福
●記得小時候,我很憧憬長大。因為我覺得等長大了,
父母就再也管不著我了。可以想喝汽水就喝汽水,中午
想不睡覺就不睡覺,那一定很幸福。
等我真的長大,父母也的確管不著了,可是當初
認為的幸福並沒有到來。因為,雖然沒有人再管我喝汽
水,但我發現當初那個理想太微不足道。而且,在得到
這個微不足道的自由的同時,又有了新的更大的不自
由。比如說:八點上班,哪怕遲到5分鐘,老闆也要給
臉色看。而且那個臉色,比小時候父母的難看得多。
於是,我反而開始懷念小時候那無憂無慮的生
活,覺得那似乎才是幸福。同時,又開始了新的憧憬:
什麼時候才能實行彈性的工時,那一定是很幸福
的,可以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,再不用被鬧鈴驚醒好
夢,再不用連臉都不洗、牙沒刷,就往辦公室狂奔。
若干年後,終於實現了彈性的工時。不僅如此,隨
著自己混成資深人員,可以想幾點上班就幾點上班,哪
怕在家辦公也沒人說你。可是我發現,當初期望的幸
福又跑得無影無蹤。因為,隨著年齡的增長,沒有鬧
鈴,早上也沒了睡懶覺的福氣。甚至天不亮就醒來,無
所事事的瞪眼到天明。雖然沒人再要求你,可是按時起
床、工作卻成了習慣,彈性工時與幸福哪有什麼關係!
回憶幾十年的工作經歷,我還發現,每換到另一
個單位時,都會有一個感覺令人討厭的主管,往往都會
找我的麻煩。於是,每每總是希望這個主管調走,並固
執地認為:只要這個人調走,工作就會很開心。有
幾次,他不走我走,此處不留爺,自有留爺處。可是,
每一次都會發現,無論到哪?,各形各色的和我作對的主
管都如影隨形。於是又開始憧憬:哪天媳婦熬成了
婆,到我能說了算,不用再受主管的氣,那一定很幸福。
若干年後,終於熬出了頭:自己當上高級主管,
可以頤指氣使,讓別人看我的臉色了。可是我又發現,
當初渴望的幸福還是沒有來。因為,雖然沒有人再
對你說三道四,但是,怎麼什麼責任都要我負,大事小
情都要我拍板,心怎麼這麼累呢?而且,周邊的人怎麼
都變得如此虛偽,自己放個屁,別人都會說香。
於是,天天開會、應酬、聽彙報、佈置工作,忙得
像個陀螺一樣的我,又開始新的憧憬:
哪天能夠活得悠哉遊哉,不用再管那麼多事,想
釣魚就釣魚,想打牌就打牌,不用再看那麼多虛
偽的面孔、聽那些肉麻的假話、看那些枯燥的檔
案,那才是幸福。
光陰似箭,轉眼退休了,真的再沒有人要我負任何
責任,當初煩人的電話也不再打來,門庭也真的冷落到
鞍馬稀,所有時間都屬於了自己,我卻發現,當初渴望
的幸福哪裡是什麼幸福,簡直就是人走茶涼的冷落和無
盡的孤獨。
於是,一個人坐在殘陽下,開始思考人生:
我這一生,從小到大,從大到老,都覺得如果怎樣,
明天就會得到幸福,可為為何在一個個願望實現後,
幸福依舊沒有來?這時候,才算真正明白了一句話:
“過去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”
不要等到生病了,才想到[健康就是財富]。
不要等到大禍臨頭,才想到[平安就是福]。
不要等到歲月流逝,才想要把青春留住。
不要等真愛遠走時,才來悔不當初。
很多事,把握當下的幸福,你可以般若自如。
《水雲禪說》
|
|
|
|
|
|
悠然絲絲入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